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高凯)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自1953年成立以来,作家出版社走过了70年不平凡历程,用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铺就了辉煌的成长发展之路。
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供图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孙业礼,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人民艺术家王蒙,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陈彦,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平、何建明,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冯士新,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等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主持。
张宏森当日在讲话中指出,作家出版社的70年,是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同进步共发展的7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成就卓著的编辑家、出版人筚路蓝缕,勇于开拓,出版了一大批赢得读者口碑、树立时代丰碑的经典之作,生动记录了中国人民建设新中国、创造新生活的豪情壮志。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呼应伟大转折,热忱歌咏改革开放,与激情涌动的文学创作协同共进,热切回应广大读者对新鲜题材、崭新视野的期待,出版了一大批新时期文学的经典之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家出版社主动承担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等重大项目,推出了一大批反映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精品力作。
出席座谈会的作家、编辑、出版人从不同角度高度肯定了作家出版社7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作家出版社未来发展寄予深切期待。
王蒙回想起诸多与作家社密切关系的领导、师长、同事和文友们,他表示“我非常怀念他们,并对他们心怀感恩,其中有的是我的恩师。”王蒙非常珍视自己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在伊犁》,这是他对新疆岁月的一份美好记录。他期待作家社今后在选题方面有更大的格局和规划,继续组织实施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更多反映农村、工业、科技、“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题材的优秀作品。
“在作家出版社出书,几乎是每一位作家最早、最向往的梦想和憧憬。”张平谈到,自己几部重要的作品都是在作家社出版的,产生了很大影响。
何建明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担任作家出版社社长期间许多难忘的经历和作家社推出的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在他看来,出作家优秀的作品,出读者喜欢的好书,作家出版社的这个定位多年来始终没有变。“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认为走过70年的作家出版社依然是少年。今天的国家和社会飞速发展,作家和出版人要不断写好书、出好书,就需要更多把目光聚焦我们的社会和时代。”
在刚刚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杨志军眼里,作家出版社是一个有温度、有光亮、有美感的所在。它培养的作家和出版的作品无以计数,以文化生力军的姿态脚踏实地、追求高远,让这片肥沃的土壤变成了名著的诞生地、作家的诞生地、精神生活的诞生地。
作家出版社社长鲍坚表示,新征程上,作家出版社的文学出版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春天,在中国群星璀璨的文艺星空,其中必定有作家出版社这颗星也在闪耀着光芒。
座谈会上,“作家出版社建社70周年珍本文库”正式揭幕。该文库精选作家出版社建社初期出版的部分优秀作品重装出版,以此向老一辈作家和编辑致敬,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人民立场,共同见证新中国文学事业的勃发和生机。
作家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作家出版社供图
座谈会上,青年编辑向作家出版社老同志代表献上鲜花,对前辈编辑、出版人为作家出版社创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表达感谢和敬意。
梁晓声、周大新、刘庆邦、白烨、贺绍俊、柳建伟、刘醒龙、曹文轩、梁鸿鹰、关仁山、张者、李洱、全勇先、杨红樱、程青、衣向东、畀愚、余耕、曾高飞、丛治辰等作家代表参加当日座谈会。(完)
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 (记者 陈静)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上海市卫健委1日披露,近年来,上海报告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在艾滋病防控中,上海有诸多创新。据悉,目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创立基于定点治疗机构,公立医院门诊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平台的暴露前后预防服务体系。结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上海鼓励各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链条综合干预,精准实施艾滋病重点人群干预;同时大力提升疾控系统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据统计,今年有8家区疾控机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通过能力验收,实现了区级疾控机构HIV-1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的飞跃。
上海积极拓展艾滋病咨询检测(以下简称“VCT”)服务内涵,今年16个区均拓展延伸了VCT服务工作时间,普陀区还将专业心理咨询引入VCT服务。据统计,全上海咨询和检测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60%。今年,上海还在部分区试点一站式艾滋病转介治疗模式,进一步压缩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上海坚持“知情不拒绝”原则,推动医疗机构重点科室开展主动检测,今年上海医疗机构艾滋病抗体检测及阳性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各区将老年人、流动人口、感染者性伴等艾滋病重点人群纳入本地筛查检测动员工作,同时打通管理环节,实现多场景下HIV自我检测试剂发放和申领。
据透露,上海不断健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检测发现、转介治疗、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支持等全程服务管理模式。目前,上海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率和治疗比例均达到90%以上。
统计数据表明,2023年1月1日至11月20日,上海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57例。据悉,经性途径传播仍是申城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以男性同性传播为主。据了解,在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97.0%;男性同性传播占性传播途径的55.8%。
上海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多病共防、创新干预、分类施策”,强化组织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时依托上海市公共卫生工作联席会议平台加强部门合力,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
据悉,自1987年上海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2023年11月20日为止,上海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85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567例。报告死亡病例2951例。上海市卫健委方面表示,近年来,上海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人次数逐年增加,医疗机构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主要发现方式。此外,在高质量开展母婴阻断,努力实现消除母婴传播方面,目前,申城建卡孕产妇艾滋病筛查率99.99%,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