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 (李一璠)记者1日从陕西官方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陕西省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该省高校医学类专业布点244个,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本科生1536人,新招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3236人,培训镇卫生院骨干医生430人、乡村医生2331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占比提高到36.2%。
1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李一璠 摄
据悉,陕西省聚焦卫生健康人才现状,紧盯建设西部卫生健康人才高地、推动学科建设发展、补齐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现实需求,该省卫健委整合现有人才项目,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
据介绍,“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共设立3个计划:一是以高精尖人才为“头雁领航”,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十四五”时期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医疗卫生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200人(个)。截至目前,已培育领军人才25人,青年人才35人,创新团队35个。
二是以中青年人才为“源头活水”,深入实施骨干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十四五”时期计划培养学科带头人1000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实用紧缺人才3500人,培训乡村医生不少于3.5万人。截至目前,通过挂职交流和访学研修培养学科带头人455人;通过线上线下、脱产或在职等多种方式培训全科医生、儿科医师、精神科、重症医学、老年医学、职业病防治等专业中青年技术骨干和实用紧缺人才7433人;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优质服务基层行”培训镇村卫生人员20余万人次。
三是以基层卫生人才引进为基础支撑,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招聘计划。总的目标是,“十四五”时期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10000名医学类毕业生。截至目前,通过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计划招聘437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0%以上;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培训985人;通过“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培养47人;通过市县自主开展的为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类毕业生计划招聘1245人,合计6655人。
陕西省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联昌表示,下一步,该省将继续实施好“卫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动”,加大高层次人才(团队)培育力度,加快推动学科带头人访学研修工作,争取“十四五”末3个计划全部超额完成目标。(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时隔10年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科研团队对发现的4.25亿年前神奇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新化石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在其完整面貌复原、鱼类鳞片起源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科研成果也为“从鱼到人”演化史的早期历程提供更多关键证据。
根据本次研究新发现制作的初始全颌鱼生活复原图 (拟石科技/制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 供图
这项古生物研究重要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朱敏院士领导北京大学崔心东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马特·弗里德曼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朱幼安副研究员和博士生余逸伦等组成的国际团队合作完成,相关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揭示了独特的硬骨鱼式“菱形鳞片”在硬骨鱼起源之前就已经出现,并为复原初始全颌鱼从头至尾的完整面貌提供科学证据。
有颌脊椎动物鳞片特征演化(崔心东/供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 供图
而在10年前的2013年,朱敏院士团队就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首次发表初始全颌鱼化石的发现及研究,表明它具有典型盾皮鱼类膜质骨甲以及硬骨鱼式的颌骨,是堪与始祖鸟等相提并论的、介于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重要过渡化石。
最新论文第一作者崔心东指出,现生有颌脊椎动物(或称有颌类)分为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它们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后裔被称为有颌类冠群。具有颌的有颌类干群被称为盾皮鱼类,长期以来学界认为盾皮鱼类自成一类,是演化的盲支。初始全颌鱼的发现有力证明有颌类冠群是由盾皮鱼类中的一支演化而来,但过去对全颌鱼的了解仅限于身体前半部分,而对于由鳞片覆盖的后半部分及鳍的位置形态等一无所知。
近乎完整的初始全颌鱼后半部分身体化石及三维重建(崔心东/供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 供图
这次研究发现一件精美而难得的初始全颌鱼新化石,其关联保存有近乎完整的鳞片覆盖的后半部分身体和鳍棘。研究团队运用高精度断层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详细研究该标本的鳞片形态学和组织学,以及整个鳞列分区情况,科学复原初始全颌鱼的完整面貌,并对有颌类鳞片与鳍棘的演化进行探讨,为研究有颌类冠群起源及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重要特征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化石实证。
崔心东介绍说,根据新化石复原的初始全颌鱼身体形态粗短圆钝,全长约21厘米,身体最大高度约5厘米,鳞片覆盖部分长约11厘米,占身体总长度的52%。初始全颌鱼的身体两侧各有11行鳞片,侧线鳞大约在身体的中间位置;背腹两侧长有1个背鳍和1个臀鳍,鳍前有粗短的鳍棘,鳍表面覆盖鳞片。其中,臀鳍棘过去只在早期软骨鱼类的棘鱼类中发现过,它在初始全颌鱼中的发现表明其在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最近共同祖先之前就已经起源。
本次研究的4.25年前神奇古老鱼类“初始全颌鱼”新化石材料(下)与10年首次发表成果的化石。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硬骨鱼类、软骨鱼类以及盾皮鱼类的鳞片在形态学和组织学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它们之间的演化关系此前一直不甚清楚。研究团队这次对新化石的详细研究表明,初始全颌鱼的体侧鳞片大而薄,表面具脊状纹饰,可分为12种形态类型,其中有一类鳞片非常特殊,它们的整体形态与硬骨鱼标志性的“菱形鳞片”出奇地一致。同时,组织学证据也表明初始全颌鱼的鳞片和骨片不具备盾皮鱼类外骨骼典型的三层构造,反而与早期硬骨鱼类如梦幻鬼鱼类似。
崔心东认为,这一惊人的结果首次将盾皮鱼类与硬骨鱼类的鳞片联系起来,也表明硬骨鱼类模式的鳞片要比鲨鱼那样的软骨鱼类的典型楯鳞更为原始,后者为一特化类型。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朱幼安表示,现生鱼类主要可以分为硬骨鱼类、软骨鱼类两大类,软骨鱼类主要代表是鲨鱼,硬骨鱼类既包括人们熟悉的大部分鱼类,也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最近亲缘祖先。这次研究在4.25亿前的初始全颌鱼身上发现既具有原始盾皮鱼的典型身体构型,也有一系列的硬骨鱼类特征,同时还发现过去认为只有软骨鱼类才有的典型结构,因此它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的演化阶段,对学界后续进一步探究“从鱼到人”的一系列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成果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朱幼安(左)、第一作者崔心东分别展示时隔10年发现及发表研究的两件“初始全颌鱼”化石。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研究团队总结称,他们这次的研究发现,使得初始全颌鱼成为继奇迹秀山鱼、梦幻鬼鱼之后,又一保存从头至尾完整形态信息的志留纪有颌类,可为零散保存的志留纪有颌类鳞片和棘刺标本的鉴定与分类提供重要参考。同时,硬骨鱼类典型的“菱形鳞片”及早期软骨鱼类特有的臀鳍棘都在初始全颌鱼身上发现,表明有颌类冠群的更多鉴定特征可能在盾皮鱼类中就已经出现。未来,随着相关研究全面持续推进,将更多揭开鱼类自身和“从鱼到人”演化的奥秘。(完)